这下,yuān gài sū wén为难了,只能继续攻城。
与前面不同的是,如今每日攻城,已经是三个方向同时进攻。
其实yuān gài sū wén的第六感没错。
城中唐军确实在隐藏实力。
李沐既然不想神机卫遭受大的损失,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
据城固守,打反击是最好的方式。
他担心yuān gài sū wén会知难而退,下令隐藏实力,除了横刀和gōng nǔ,天雷绝对不使用。
这才有了,经常被高句丽军队攻上城墙的情景出现。
可当yuān gài sū wén围三阙一,三面攻城时,问题出来了。
四万神机卫,两支偏师去了一万人。
白城、黑壤两城各驻守了一万人。
介山城中只有一万神机卫。
当然,李沐可以传令白城、黑壤两城大军回援,但这样肯定会惊动城外的yuān gài sū wén,如果他趁势派兵南下,就会抄了介山城的后路。
同时将更南边的熊津城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所以,李沐的选择,就是硬抗。
既然yuān gài sū wén已经孤注一掷,李沐自然不能再藏拙了。
第七日,在yuān gài sū wén发动第一次攻城时。
李沐就下令,使用天雷和掷弹筒克敌。
毫无悬念,高句丽军队被暴风骤雨般地bào zhà打懵了。
新罗人吝惜手中为数不多的天雷,哪会象神机卫这般肆无忌惮地使用?
覆盖式的,远近程的复合打击,迅速击溃了高句丽攻城部队的士气。
数万军队雪崩式的往北溃逃,搅乱了yuān gài sū wén的本阵。
溃兵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他们如同大浪冲沙一般,一带走十,十带走百。
yuān gài sū wén亲卫队斩杀了不下于百名溃兵,也无法阻止大军的溃散。
知道事不可为,yuān gài sū wén只能下令撤退,撤回汉州去重整。
令人庆幸的是,介山城的唐军出城只追了二、三十里,就慢下了速度,似乎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正当yuān gài sū wén暗自庆幸,躲过一劫的时候。
席君买和程名振两支偏师出现了。
恰好挡在了yuān gài sū wén后撤大军的正前方。
这真不能怪李沐。
相对来说,无论是席君买还是程名振,这二人的性格,李沐皆不熟悉。
李沐虽然战前有言,对此战神机卫的伤亡数设定了上限。
可将领们,领兵在外,事急从权,有着很大的自主权力。
加上二人血气方刚,被李沐勒令埋伏在河岸边数天,早就憋了一肚子的邪火。
好不容易等到了敌人回撤。
这时,哪会再顾忌到李沐此前的命令。
二人带着各自的骑兵,如下山老虎般“嗷嗷”叫着冲向了高句丽军。
可怜高句丽军此时哪还有作战的士气,在前锋骑兵被唐军骑兵迅速击溃之后,轰然溃散。
正如李沐在凉州击杀伏允时说的,沙子般堆成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