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辅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走了。
半个多时辰之后,刘春石拿着账簿给韦宝看,“公子,都登记好了,都写了契约,总共是1688650石粮食,咱们需要支付1231088两纹银!”
韦宝一汗,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粮食?
他只让刘春石登记,当时预估可能也就是七八十万石粮食吧?就算是一百万石粮食,也不过七八十万两纹银,再想办法凑钱就是了,却没有想到,把辽西辽东这些大户家的粮食整合起来,居然有1688650石粮食?
现在要准备123万两纹银?
这太吓人了。
韦宝暗忖自己手头好像凑四十万两纹银都凑不出来呢,差了三分之二多?怎么办?
韦宝忽然想到了,这还是祖家的粮食没有拿出来的前提下呢,要是祖家的粮食也拿出来,估计这个账簿上,都能记下超过200万石的粮食了!
其实只要有一个10万石粮食,就能很轻易的接触辽西辽东的粮荒。
韦宝忽然觉得好讽刺,真的将辽西辽东这些世家大户的实力挖掘出来,别说一年的粮荒,20年都不愁没有粮食!
明末的粮荒,完全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从中调配管理所致!
完全依赖市场自由调控的市场,一定是一个混乱的市场。
不管是什么体制,不管是什么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