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591章 砺盐裂旧垣

第3591章 砺盐裂旧垣(2 / 2)

善良,是人,邪恶,也同样是人。

而这些所有的前置语也好,形容词也罢,都是和其他人类在互动过程当中产生的,就像是一个野人在大自然里面孤独生存,那么他是好是坏,是忠诚是背叛,又有什么分别?

三月中,河洛地区,雒阳城。

雒阳城的上空,激烈的厮杀声响彻四野,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气息,便是连风都吹不走。死亡的气息像是幽灵一般,游荡在洛河水畔,绝望而惨烈的叫喊笼罩在整个战场上。

随着孟津被攻克,朱灵也在太谷关进攻占据了优势,张辽也对于雒阳城展开了进攻。

不管怎么说,雒阳城多少也算是瘦死的骆驼,光夯土城墙的厚度,都是一般城墙的数倍,翁城角楼,马面矮墙,一项都不少,若不是这些年来杨氏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是无法恢复雒阳城昔日的盛况的话,现在张辽所要面临的问题还会更严重,更麻烦。

漫天长箭带着撕心裂肺的厉啸铺天盖地倾泻而下,两千多名攻城士卒一路高呼,飞速冲过护城河,开始破坏在雒阳城外的一些防御工事,同时对于雒阳城的外层墙展开进攻。

战争,永远都不会像是后世电影电视那么的美感,相反绝大多数的战争都不好看,也很丑陋。

就算是对于雒阳城的进攻,也不可能出现几万人,或是几十万人围攻城池……

真实的兵卒是有碰撞体积的,而影视剧里面的贴图不需要,所以在电影电视里面可以看见密密麻麻成排成列的兵卒一拥而上,而在现实里面几乎见不到。

华夏后世的阅兵队列震撼人心,但是那都是高强度,并且至少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兵卒,相互身高都差不太多,长时间的训练也形成了默契,否则只要某一个人动作稍微差一点,后面那个人的刺刀就可能直接扎进前面那人的后脑勺……

而在真实的战场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拥堵的情况,张辽也不可能将手头上的兵力一股脑的全部投入攻城之中,更多的是试探的拉扯,寻找雒阳城的薄弱环节,持续施加压力,增加守军的疲劳和惶恐,直至时机的到来。

羌人军侯攀爬上了云梯,腾身跃过血迹斑驳的墙垛,借着盾牌的保护,直接撞了上去,

迎面而来的守军长枪刺空,又躲闪不及,被这迎头一盾砸得头破血流,翻身栽倒。

羌人军侯的战刀呼啸剁下,血光迸射间,守军兵卒的手臂顿时一分为二,还未等这个守军兵卒惨叫出声,跟着羌人军侯的另外一名羌兵便是跳进了城垛,一枪将这断臂守兵扎在了地上。

『杀啊!』羌人军侯站在雒阳城外墙上,回首狂呼,『杀进去!』

战刀挥动,带起一蓬蓬温热的血。

长矛呼啸,制造出一个个的肉窟窿。

断肢残臂在愤怒的吼叫声里,抛飞,跌落。

羌人军侯和后续的兵卒竭尽全力在狭窄的城墙上杀出了一片立足之地。

而在羌人军侯杀上了雒阳城墙之后,在阵前观察的张辽却没有什么欢喜的神色。

姜冏从陇右带来的兵卒,确实不错,武勇并且凶悍,可是就差了一点默契配合度……

这种默契,不是说只管往上冲,就等着别人来配合他,而是必须不仅是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也要知道友军是在什么位置上。

甚至还要判断出敌军是在什么位置上……

而很显然,这些羌人兵卒就差了这一点。

『调一队弓箭手到云梯左侧,掩护那一队羌人兵卒撤下来。』

张辽在见到那羌人军侯冲上去了之后,便是立刻察觉不妙,当即停下了做记号的笔,下令调动兵卒进行掩护。

『兄弟们,结阵……结阵……给我守住垛口!』

羌人军侯大吼道。

『保护军侯!』

忽然有人在一旁大喊着,然后将盾牌竖在军侯的侧面。

箭矢从另外一边激射而来,一支扎在了盾牌上,另外一支则是穿透了护卫羌人军校的汉人兵卒身上……

汉人羌人,都是同袍。

严谨的军规,使得骠骑兵卒具备良好的跟随性和服从性。

但是这些良好的品质,也需要有好的领导人选,才能将其发挥出来。

按照道理来说,突然从一侧激射而来的箭矢弩矢,应该让羌人军侯警觉了,但是很遗憾的是,羌人军侯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或者说他已经察觉了异常,但是并不愿意撤退,所以他继续挥舞着战刀,砍倒了面前的曹军守军,在尸骸之上狂呼酣斗不止。

羌人军侯的武勇,毋庸置疑,确实不错。

在他的猛烈搏杀之下,靠近城垛的曹军守军兵卒,接二连三的被砍倒在地……

跟在羌人军侯后面的兵卒在号令之下,齐声呼应,各占方位,以月弧阵势浴血奋战,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守军布置的『陷阱』。

在羌人军侯攻占的城垛两侧,已经有曹军兵卒整队压了过来……

满宠个人武力虽说做不到亲临一线,奋勇搏杀,但是在兵卒调配,层次安排上,依旧还是体现出了一流谋士的水准。他将雒阳城被攻击的城墙分成了若干个的小区域,在每个区域之中交错分布了普通兵卒和精锐部队,这样在临战的时候,一来可以用普通兵卒消耗骠骑军,二来也用精锐部队进行监视和控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调动相邻的两个区域的精锐部队进行夹击。

而且在城内布置上,也有一些独特的技巧。

羌人军侯很显然就冲到了两个区域的中间位置,一开始的时候面对的普通守军,攻下了城垛,但是很快就遭受到了两面的夹击,短短瞬间,三个悍勇的羌人兵卒便被狂风暴雨一般的曹军反击所吞噬了。

年轻的军侯双眼赤红,仇恨让他失去了理智,他就像一头疯狂的猛虎,咆哮向前,却没有顾及到身边的其他兵卒有没有跟上。

『弓箭手,射死他!射死他……』

一名和羌人军侯正面对上,却被砍了一刀的曹军屯长,看着自己血淋淋的胸口,连连倒退,嘶哑而惨厉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要不是这护甲挡了一下,说不得现在就是开膛破肚了。

三名曹军的弓弩手从盾牌后面露出弩机来,瞄准了羌人军侯。

弩矢厉啸而出。

近距离之下,羌人军侯无法可躲,只能在被弩矢射中之前,愤怒的投掷出了手中的战刀……

弩矢贯穿了羌人军侯的身体,带着几抹猩红的血液钉在了城墙上。

随着年轻的羌人军侯轰然倒地,曹军兵卒反扑而上,将剩下的羌人兵卒,不是赶下城墙,就是当场杀死。

张辽皱起眉头来,『那家伙为什么冲上去?站前分配任务的时候,不是已经一再强调,是佯攻!不知道佯攻是做什么的么?还是我昨天晚上没和他们说清楚?』

张辽身边的亲卫说道:『那些羌人脑袋……可能是看见城头上有机会,一时头脑发热就冲上去了……』

『就算是要冲上去,就算是不上报到我这里,也要和周边的其他部队招呼一声啊……』张辽叹口气,『一没掩护,二没后续,就他们那些人冲上去了,又有什么用?』

不管是兵甲还是火药,都是需要人去使用的,而且要用对地方,否则很有可能白费了半天功夫,什么收获都没有。

在不了解雒阳城中守军布置,反应速度,节奏转换,工事安置等等问题之前,大规模进军强攻无疑是不理智的,而且必然会导致兵卒的大规模损伤。

在经过了和斐潜庞统的站前统一思想之后,张辽的进攻更加的谨慎,并且更有目的性,而不是说只盯着眼前的雒阳城,打下就算完事,而且还要考虑后续的演化,战役的发展,所以在佯攻之中寻找突破口,显然要比一味的强攻强打要更符合斐潜对他的要求,只不过这些羌人兵卒,或许是在语言上的障碍,或许是在指令上的偏差,让张辽有些头疼。

『来人,鸣金守兵!』张辽下令道,『给各部司马传令,晚脯之后到大帐议事!』

张辽他准备再仔细和这些司马,包括羌人部队的指挥头领好好谈谈,如果还是不行,就要撤换下这些原本的头目,另外遴选出可以执行命令的军校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