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已经好久没有过问军事上的事情了,他把马超派到华北局之后,已经对华北总指挥方元起到了牵制的作用,事实上马超比他想想中做的还要好。
而他呢,他每天更多的重心都放在全国的会议上,那些政府的高管们就是像学生一样每天都要听他的训话,不过有时候他也会听到官员们请求停止战争的声音。
这种声音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文官,而军队的高管们则恨不得打的越大越好,把花旗的军队都干掉。
这种激进的声音苏阳并不喜欢,打仗是要死人的,不论是花旗还是华夏或者是其他的世界大国,尤其是现代化战争,动辄就是几十万部队的联动,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随随便便一个冲锋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去,虽然更多的是华夏的敌人倒下,可打仗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
最关键的是,苏阳也感觉到了来自于国内的经济压力,他手下的科研人员大部分都是在系统商店内兑换的,那些人固然掌握这领先整个世界的科研成果,可华夏需要的人才已经出现了断层,新一代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都还在学校培养着,华夏科学界的断层已经开始出现。
这让苏阳非常的焦急,华夏不一样啊,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让这个国家的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苏阳任期内培养的大学生很少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或事科学研究,大部分的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读研究生,而是加入了民营的企业。
民营的企业非常的又钱,给他们工作或者是自己创业显然比在国家单位领那些死工资来的多。所以,苏阳必须要开始着手停止战争了,如今国内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国家的人才教育和知识储备也必须得跟得上了,管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选比想象之中的难得多。
花旗罗思福之所以能硬撑到现在,无非就是因为他手下可控使用的人才太多,西方人经过了工业革命之后,人才断层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基本上只要是有岗位,就会有合适的人才,这也是西方国家的人为什么看上去比华夏人自信的原因。
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书读的多了视野也就便的开阔了,谈吐难免就会高人一等,然而大部分的华夏民众,他们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是非常愚蠢的,当然这并不是坏话,只是说他处理事情的行为和方式。
所以,当华夏的军队在世界上大杀四方的时候,才是华夏群众最觉得骄傲的时候,而不是因为华夏某个方向的成功或者某个新型装备的突破,他们觉得枪就是抢什么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用枪的人!
在西方民众看来这种话你说是白痴讲的他们也会相信,华夏人是怎么在世界上大杀四方的,他们的军兵素质确实好,但你了不起一打二,华夏参战的兵力是三百万,而军事联盟的兵力都快达到一千三百万里,可为什么还是节节败退?
还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如华夏人,同样是坦克华夏的坦克可以一发炮弹击毁军师联盟的坦克,同样是飞机华夏人的飞机可以一比五的近身格斗,这就是技术上优势带来的优势,而华夏大部分的民众都不了解这一情况。
“徐朗,这些事情就交给你来做,你可别让人民失望,教育才是治国之本,我把这个重任交给你,你也不要有压力,尽管放开手去做,天塌不下来,还有你们各个部门的领导也都要适当的给徐部长支持。”会议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苏阳终于为这场会议做出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