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抗日之无敌系统 > 第367章:感受

第367章:感受(1 / 2)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听着舰上的高音喇叭放送的歌声,看着眼前那白发苍苍的老人,单膝跪地的刘哲热泪盈眶。

祖国遭受侵略,举世皆敌,民不聊生时,他没有哭;

求学海外,饥寒交迫,倍受欺辱时,他没有哭;

学成归国,锦衣玉带,意气风发时,他没有哭;

代民领命,轰炸东都,功成名就,一了宿愿时,他也没有哭

而这个时候,他哭了,泣不成声

因为面前是一位早已经被大多数人民遗忘的老者,一战时便被国家出卖的劳工。

在这个时代能够出洋留学的学子,都背负着太过沉重的东西,远超出一个年轻人所该承担的负荷。

当农民在田地间劳作时,他们可以不知为何自己要交的公粮为何增多,但凡年景好,庄稼丰收了,总能有几分笑颜,毕竟一家子总算能糊着口过了这一年。

商贾在周转倒卖商品时,他们可以不知为什么自己要交的赋税随年月而增长,只要卖的东西赚了点钱,回家面对妻儿时,便有了些底气,人活一生,无非生活。

但是,学过了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为什么!

每每在国内,路遇街头集队呼喊着口号游行的学子,刘哲也会偶发感叹:正因为有了抗联军守护着这片天空,大地,所以你们可以呐喊出你们的声音,无论抗议,或者不满,至少不至悲愤!

人总是有思想,特别是靠思想生存的人,有时候刘哲也会去想,是经过怎么样的努力,使得祖国从那时候的苦难,变成了今时今日的扬眉吐气?

很多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是在刘哲的脑海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也许算是牵强,也许不是,虽然答案指向了一个人:苏阳。

经历过那段苦难的人,没人能忘得了,过去的一百年里,国家积弱,列强强加在人民身上的耻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双眼,去观察他所看到的世界。也有他的脑子,去分析看到的东西,那叫思考。

联合国军刚刚战败,据说他们那些外交官们几乎要把外交部门前的地砖都踏烂了,当然,国内的百姓喜闻乐见,但是身居高位的刘哲很清楚,只要那位爷没有出声,所有的外交官都不会把自己的生涯给断送,尤其是在这个人刚刚能抬起头的时候,任何一个不正确的决定,就会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耗一国之资建起的,当时在全世界最豪华的园林圆明圆遗址刚刚被光头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平的东交民巷,那些洋人如数十上百年前一样还活在我们的国土,却早已不敢横行暴道

人家口口声声遗民,可是,遗民,真是是自己想出来吗?不是过不下去的,非得要走吗?故土难离啊!

不知为何,在这个时候,刘哲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李鸿章这个人。

在世人口中被贬低得一无是处的人。

为我方签订了三十几份不平等条约的人,近代史里挂上了汉奸,走狗,卖国贼等等名称的人,这个人在刘哲的脑海里有过怀疑。

现实中的李鸿章真的那么无能吗?

我们有四万万民众,在那个王权时代,一个无能的人,他真的能够做到那么高的位置?去担任代表主宰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度的命运?

洋务运动是如何发起?亚洲第一,全球第七的海军是怎么建立?维新变法又是怎么开始?又是以何等智慧让我们危在眉睫之时在列强层层强迫之下苟且下去

在马关,小鬼子想要辽宁营口,辨解:此乃通商口岸货物云集之地,实为我国政府的一大财源,你们一边让我们负担苛重的赔款,一边要把我们赚钱的地方占去,岂非过于残酷?

于是小鬼子又想到台台,李鸿章说:台台,鬼子尚边侵犯,何故强让。

国家积弱,没有底气叫板,更不能说什么奉陪到底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