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陪母亲说说话(1 / 2)

告别段兴伟,冯致远从网吧出来,慢悠悠地走回到自家小面馆。

面馆已经打烊,美食古街上依旧人声鼎沸。

不少步行街那边刚下班的人,会来到美食古街上吃饭。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美食古街上的东西好吃,而且价格不贵。

所以步行街上很多店的营业员,下班后都会来美食古街吃饭。

甚至一些店里的营业员,还会招呼着其他店里的营业员一起来。

这个时间,美食古街就仿佛是变成了一条夜宵食堂。

冯致远走在其中,从刚进入街口开始,就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

那些过去小吃街的老邻居们,都发自内心感激冯致远。

没有冯致远就没有这条美食古街。

他们也不可能有这样合适做生意的地方。

现在他们在这边的生意,比过去小吃街上还要好。

虽然冯致远这几年,大多数时间都不在这边。

但丝毫不影响美食古街上其他商铺的生意。

这条老旧平房扎堆的小路真的被冯致远开发的非常好。

当然这背后还是有冯致远这个昔日大哥的威信在。

让小路上每家店都会主动保持整条路上的干净整洁,也没有哪家店敢随便在路上搭建。

更是没有车辆,甚至是自行车敢随便从小路上穿行。

大家都会自觉进入小路上都选择步行。

骑自行车来到这边,也是会下车推着过。

这两年电动自行车开始出现,路上会有一些疯狂骑着电动自行车穿行的身影。

但来到小路附近,他们都会主动减速,也不敢骑着电动自行车进小路。

有冯致远的要求和压迫在,保证了小路的干净整洁。

这可能是连步行街,还有陈建忠建成美食街都羡慕的。

小路上每隔一段,会有专门放垃圾桶的地方。

连来美食古街上吃东西的人,他们都会自觉把垃圾拿到垃圾桶再扔。

不敢在小路上随手就丢弃他们吃过剩下的垃圾。

之前有人随意丢,马上就会被一些不客气小青年围住。

一次两次后,所有人都不敢随便丢弃。

甚至美食古街还被市里评为了文明示范街。

街口处就挂着市里颁发的牌子。

冯致远走过一家一家店铺,被人主动打招呼,他也会回应几句,顺便问一问生意如何?问一问是不是有什么需要?

对一些合理的诉求,冯致远也是会安排人满足。

不过现在连李辉和黄涛都离开这边去了沪城。

这边负责的人员也在发生一些变动。

当然能负责美食古街的人,肯定是崇拜远哥,而且经过段兴伟筛选过的。

整体上而言,始终是保持冯致远定下的规矩,还会每天安排人员在凌晨的时候对整条小路进行打扫。

冯致远回到面馆,大门已经关上,留下侧门让他可以回家。

从侧门进去,刚踏进院子,就听到里面姥姥的歌声。

冯致远也停下脚步,站在院子里聆听了一阵姥姥歌声。

不得不说,姥姥嗓子功底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