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清华足道 > 第217章 至阴穴: 纠正胎位不正,缓解腰痛

第217章 至阴穴: 纠正胎位不正,缓解腰痛(1 / 2)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超级神奇的穴位——至阴穴。这个至阴穴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隐藏的魔法开关,有着各种各样让人惊喜的神奇效果!

至阴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它能帮助咱们缓解和治疗好多问题呢,比如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等等。

咱们先来找找它在身体里的“藏身之处”。至阴穴位于足趾部,就在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的地方。要是您还不太清楚,别着急,我来更详细地跟您说一说。您可以侧坐或者仰卧位,在足小趾外侧,由足小趾趾甲外侧缘,也就是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它们的交点处,距离趾甲角 0.1 寸,那就是至阴穴啦!

接下来,咱们讲讲至阴穴名字的有趣来历。至阴穴这个名字可有不少讲究呢!“至”,就是到达的意思。“阴”,在这里一方面指寒,另一方面也指水,同时还指足少阴肾经。这个穴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末穴,从这里可以到达足少阴肾经。至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会从这里向外输送到体表。本穴的物质是来自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它处在人体的最下部,是人体寒湿水气能够到达的极寒之地,所以就叫至阴啦。

至阴穴还是膀胱经的井穴哟!井,就是地部的孔隙。本穴有地部孔隙和体内相通,是膀胱经体内与体表的气血交换之处,所以它是膀胱经的井穴。俗话说“病在脏者,取其井穴”。井主“心下满”,说的就是胃脘部痞满、郁闷的症状。五脏六腑都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脾胃不和引起的,那可以刺激脾的井穴“隐白”和胃的井穴“厉兑”。要是因为肝气郁结导致的,那就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要是因为大便不通造成的,那就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至阴穴的属性是金哟!属金,指的是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五行属性。本穴的物质主要是体内输出的温热水气,到了体表后散热变凉,呈现出肺金之气的秋凉特征,所以它属金。

从穴位的意义来看,至阴穴就是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向外输送到体表的地方。气血特征是天部的温热水气。气血运行的规律是散热冷缩后交给足通谷穴。它的功能作用是散热生气。

至阴穴有一个特别神奇的作用,那就是艾灸它可以治疗胎位不正!胎位不正一般是说妊娠 30 周后,胎儿在子宫里的位置不正,这种情况在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身上比较常见。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等,其中臀位比较多见,而横位对母婴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胎位异常会给分娩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危险,所以早期纠正胎位,对于预防难产有着超级重要的意义。用艾条悬灸至阴穴,除了那些因为子宫畸形、骨盆狭窄、肿瘤等器质性改变导致的胎位异常之外,大多数情况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胎位不正是因为气血不足,筋经失去滋养,要知道筋的主要作用就是约束形体。所以当太阳经出现问题的时候,太阳经筋没有力气,对胎儿的束缚就不够,这才会出现胎位不正的现象。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井穴可是一经中气血化生的源头,至阴穴也是和足少阴肾经经气相通的穴位,在五行中属金,“金能生水”。艾灸至阴穴,能够激发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把气血聚集到经脉上,经脉气血充足了,就能够调节胞宫的气血,滋养筋经,筋经的力量恢复了,胎儿自然就会被推转过来啦。

艾灸至阴穴的时候,孕妇首先得排空小便,然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下一侧的袜子,全身放松肌肉,保持平稳均匀的呼吸,双眼自然闭合,心里想着腹内胎儿转动。每次艾灸 10 分钟,实施的时间最好选在下午申时,也就是 15 到 17 时,这个时段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之气,膀胱经的气血最为旺盛,至少要持续 2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