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 第180章 山鬼:一袋米要扛几楼?

第180章 山鬼:一袋米要扛几楼?(1 / 2)

第180章 山鬼:一袋米要扛几楼

公孙策平复心情,准备将不知道算两个人还是一个人的燕丹与山鬼引出来。

因为二人都有一个执念在身,那就是苍龙七宿。

燕国的苍龙七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燕王喜手里,甚至是雁春君手里。

山鬼想要去哪里还不确定,但是燕丹一旦脱困,他必然会返回燕国。

燕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权在握的燕王喜其实并不得民心,反而是燕丹在燕国的名声极好。

燕丹一旦回国,迫于民意和燕丹留在燕国的人手,燕王喜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将燕丹交给秦国。

不过这两个混账敢恶心公孙策,那么公孙策是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于是当天下午,罗网在燕国的人手开始传播燕太子丹因一己私欲不顾两锅邦交,私自逃回燕国的消息不胫而走。

咸阳外,一个身姿曼妙却长着燕丹脸的少女正在疯狂逃窜。

正如燕丹所说,他为了可以回到燕国不惜一切代价。

头是燕丹的头,身躯是山鬼的身躯,灵魂是二人的灵魂交杂。

“山鬼,我们已经逃离咸阳,接下来应该去哪里”

“你心中早有计较,何必问我”

燕丹对于山鬼的目的始终不明确,但是只要可以回到燕国,他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现在不男不女。

山鬼不见燕丹回复,冷笑一声,“何必沉默,我的目的不过是让公孙策与东君感受痛苦。”

燕丹不解,“为何仇视二人”

“呵呵,燕丹,若是你回国之后,燕国立刻被秦国所灭,你该是何等心情”

燕丹如实回答,“得到希望之后,希望破灭的绝望。”

这一刻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产生了很难形容的感情。

秦王政十三年春,春暖开,冰雪消融。

公孙策再度启程前往赵国,同行之人只有紫女与扶苏。

当然还有公孙策从影密卫之中为扶苏挑选的四大护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李信率领铁甲骑兵随行,押送罐头厂的试验品——鹿肉罐头。

位于咸阳城外,渭水之畔的罐头加工厂已经建造完成,这批大约上百个鹿肉罐头就是试验品。

罐头厂在流水线建立之后出现了三个新问题。

第一,产品原材料不足。

这个时代的养殖业相对来说还是家庭放养模式。

换句话说没有大规模、集中式养殖,想要大规模生产肉类罐头容易出现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这次生产的罐头所采用的原材料是嬴政秋猎时,文武百官打下来之后没有吃完进行腌制的鹿肉。

第二,包装原材料跟不上生产速度。

包装罐头的原材料,是马口铁,也就是在铁皮上镀上一层锡。

这东西不太好生产。

第三,价格高昂。

无论是肉类还是镀锡铁,价格都不低,大规模生产价格过高。

不过如果能够解决这三个问题,公孙策可以开始制作玻璃水果罐头,进一步开启大航海时代。

公孙策除了想要西域一些作物以外,还想要出海找找其余高产作物,以及搜寻矿脉。

丝绸之路的开辟需要时间和人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除了这些以外,还需要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尤其是水果不能少。

都很麻烦,因此公孙策目前只是在筹划丝绸之路。

说到丝绸之路,就不能忘了公输仇在大电影里制作的沙漠行舟。

但是,目前公输仇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公孙策也是有些担心公输仇会不会和班大师一起猝死在锻造坊。

公孙策思索之际,李信策马来到青铜马车之前,“启禀太尉,前方有难民拦路,是否清理”

公孙策敲了敲车门,典庆、兵主与前大司命停下前行的脚步。

公孙策随即掀开车帘,看着前方拦路的难民,“尔等为何不去就近城池我秦军攻下城池,一般会派发米粮,每日施粥。”

赵国西北方的城池已经被秦军拿下,在公孙策授意之下,秦入城先抢权贵、富商,发放田地、米粮以收卖民心。

此外,如果米粮不足以让平民度日,便不发米粮,每日施粥。

这群权贵、富商在得知秦军攻城之时,就开始大肆囤积米粮,准备大发国难财。

多的不说,城内百姓每天每人一碗带着一定米粒的稀粥,坚持小半年应该不成问题。

按理来说,前往就近被秦军攻下的城池,别的不说,最起码有一条活路,不至于被饿死。

为首的老者哆哆嗦嗦开口,“不敢隐瞒贵人,据说是那都城的贵人组织了一批人马,在旷野之中行军,阻拦我等无家可归之人进城。

可是,当我等准备前往都城之时,他们又再度阻拦,所以我等只能停留于荒野之中,进退不能。”

公孙策觉得这是赵王迁这对奇葩君臣可以做得出来的离谱操作。

大概率对话如下:

赵王迁:“众卿,近日秦军攻城掠地之后收买人心,我等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