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状态(1 / 2)

陆茗想了想,又对陆钧道:“但是, 爹有很多信, 只写给了娘一个人,或许这些信, 娘没有读给我们听过呢。”

两人正在那里琢磨, 忽然间院门微微一响,好像有人从门缝里塞了什么进来。安材一弯腰, 从地上捡起了一张纸条。安材整日跟在陆钧身边,该认得的字差不多也都认得。他拿起那纸条跑到陆钧陆茗身边, 对陆钧道:“少爷, 是祥叔写的!”

陆钧急忙接了一瞧,上面写道:“一切皆已齐备, 听凭少爷差遣。”

陆钧叫安材把纸烧了, 点头道:“好。接下来可就急不得了。孟子他老人家说了——“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咱们就好好的等待时机吧。”

陆茗好奇地问:“等什么时机呢?”

说到这个,陆钧却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个事情对陆茗一个小姑娘, 还是不太能说的出口。他只能含糊的道:“这个嘛, 我也不是特别了解,还是得跟娘商量商量。”

这天晚上, 三房的孙氏来找常氏聊天, 常氏破天荒的把秋华叫来了, 让她给自己捶捶背。陆钧和陆茗向赵氏和孙氏请安过后, 就打算退出去, 孙氏充满羡慕的看着陆茗,对赵氏道:“唉,二嫂子,你是知道的,你三弟兴玖他整天不在家里,若是我也有个茗儿这样听话懂事的女儿,该多好啊!人都说养儿好,我倒不觉得,这小子们一旦娶了媳妇,心里还有多少想着爹娘!倒是女儿,一辈子都知冷知热的!”

陆钧听了孙氏这么“重女轻男”的话,实在是有点惊讶,不觉一愣。孙氏还以为他不高兴了,忙笑着道:“哎呀呀,钧儿,三婶子不是这个意思,你一瞧将来就是个懂事的,你那两个弟弟若是有你一半,我就谢天谢地了!”

陆钧赶忙道:“三婶,钟儿是个很好的孩子,先生也很器重他。你若是放心,就叫钟儿到这儿来,快朔望考了,我和他一同温书吧。”

孙氏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一听陆钧的话,赶忙对随她一起来的丫鬟秋韵道:“你去叫钟少爷,他钧哥哥要指点他功课呢,让他快点过来!”

秋韵忙不迭的去了,陆钧也打算离开正屋,回去读书,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听见赵氏放低声音对孙氏道:“弟妹,你还年轻,想要个女儿,哪有什么难的?我知道兴玖不常来家,你二哥他原来……不也是这样么?我当时之所以怀上茗儿,还是多亏了那杜医官给配的药丸。我和你说,他这药倒稀奇,不禁能教你正赶上日子,连生男生女,也能管的了呢!”

陆钧这时已经走到了外屋,他回头一看,见秋华给赵氏捶背的动作微微一顿,脸色也稍稍有些异常,但很快又恢复了平常那种低眉顺眼,冷冷淡淡的模样。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陆钧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孟子》的浩浩汪洋中沉浮,连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不断的让陆钟和他讨论《孟子》和《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的内容。陆钟特别听话,拿着书,仔细地一边翻一边问他:“钧哥哥,听着啊——‘孟子曰:“鱼,我所欲也;……’后面是什么?”

陆钧摆摆手,道:“这个太简单了,换一个,换一个。”

陆钟急忙又往后翻,道:“嗯……这个……这是最后一章了:‘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这确实是《孟子》最后一章《尽心》里的内容。昨晚陆钧刚背完这一章,还记得不熟,正好趁机复习一下,他一边想,一边道:“‘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他只顾着背,没发觉已经快到陆宅大门口了,大门一开,抬出了一顶轿子,险些和陆钧撞上了。

陆钟连忙把陆钧往旁边一拉。陆钧站定了,只见里面一个手提药箱的中年男子下了轿子,对陆钧一躬身,唱了个诺,道:“原来是二房的少爷,小人杜时泽,冲撞少爷了,还望勿怪。”

陆钟忙道:“哦,原来是杜医官。你想必是有事在身,况且我自己走路也没有注意,怎好怪你呢。”

两人谦让几句,杜医官便匆匆上了轿子,对轿夫吩咐了几句,轿子一晃一晃的走了。陆钟在旁边奇怪的小声问道:“钧哥哥,那是大夫吧,家里有谁病了吗?”

陆钧微微一笑,摇头道:“不,不但没人生病,只怕过一阵子,还有好戏瞧呢。”

陆钟不解的看着陆钧,陆钧在他头上轻轻一拍,道:“别胡思乱想了,快,接着问我,晚上我再考你,若是答不对,我罚你抄字。”

陆钟知道陆钧不过是嘴上说说,他也“呵呵”一笑,两人接着进了陆宅的大门。

谁知道,他们刚一进门,却差点又和正在门口张望的秋月撞了个满怀。秋月把眼往外一瞟,看了看陆钧,颇有些欲言又止的神色。陆钧见状问道:“秋月,祁儿的烫伤好了么?”

秋月看一看左右无人,深深福了一福,低声道:“多谢少爷小姐垂怜赠药,祁儿的脸已经全都好了。”

陆钧也不再多说什么,点头道:“那就好,有空让她接着来找茗儿玩吧。”

说罢,他带着陆钟,就往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