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九十章 前辈学风

第两千六百九十章 前辈学风(1 / 2)

就和研究明清家具绕不开王老爷子一样,研究八大山人,就绕不开王方宇。

王方宇与八大山人结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张大千旅居美国,急筹生活之资,曾公开出售自己所藏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王方宇便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张大千处购得二十余幅八大山人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积数十年之力,又陆续收藏八大作品多达近百幅,成为海内外拥有八大山人作品最多的收藏家,一生学术也和研究八大有关,也是鉴藏和研究八大山人作品的顶级权威。

老头现在已经八十多了,周至当然要问安。

“父亲身体尚好,不过贪图清净,这些年除了子女儿孙,已经不见外人了。”王少方微笑道。

估计逮着一切机会想要求见老头的人太多,王家子女已经有些怕了,先一步把话说死在这儿。

周至倒是理解这点,想起张大千当年一起出手的作品,其中石涛的一百零八罗汉册页,已经兜兜转转通过崔如琢流转到了自己的手上。现在见到八大山人鉴藏的家传后人,就不由得问道:“听说王老出于研究的目的,除了上百幅八大山人的画作外,还收集了有关八大的书画照片1000多帧……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荷鹳轻鱼图》?”

王少方不由得大惊:“你怎么知道《荷鹳轻鱼图》?”

“真有?”周至本来只是想要撞撞运气,现在听王少方这么一说不由得又惊又喜。

“你看到的《荷鹳轻鱼图》是什么样子的?”王少方问道。

“和《鹭石图》有些类似,画面简单,左侧角落里水波间的一些小白条,画面中心位置是一支枯荷,荷边右上站着一只炸毛独立的老鹳,老鹳还翻着白眼,似乎看不上角落里的小鱼。”

“清水之鱼应该表示清朝的俸禄,我说的这幅画应该是八大山人保持精神洁癖的意境自画像,造诣比《鹭石图》只高不低,尤其是画幅巨大,长205厘米,宽120厘米,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四幅联张的《莲塘戏禽图卷》和在一起的尺寸相当。”

“这画现在在哪里?”王少方一把拉住周至:“历史文献记载,这幅画最后是被黔州军阀周西成收走了,其后就不见踪迹。你是从何知道这幅画的?”

“周西成?这就难怪了……”周至笑道:“这幅画是我高中的时候,在我四表舅的指点下,从老家一个乡亲手上收进的,周西成虽然是黔州军阀,但出生地却是我们县,我妈的老家九支镇,他还在老家为母亲修建了一座祠堂,我们当地称为‘周祠’,他的东西流落到老家民间,就完全有可能了。”

“小老弟这运气……”王少方不由得有些羡慕了:“这幅画是家父多方查阅后能够确定的,八大山人最大一幅画作,对了,你能让国内把图片传真过来吗?”

“这个倒是不用,有网络图片。”麦小苗适时插话道。

“咦?”周至不由得有些讶异,这事儿他都不知道。

麦小苗将笔记本打开,连上了卫星网络,登陆了一个论坛地址,噼里啪啦输入了一串密码,电脑上出现了一个文件夹,点开后是一堆的照片。

“这是哪儿来的?”周至问道。

“雪珊姐替你整理的。”麦小苗说道:“后来……她就把活扔给我了。”

“哦……”周至还真是挺感动的,这件事情最早是江舒意在做的,两人分手以后,周至就没再过问这些。

估计是江舒意将事情交给了冯雪珊,冯雪珊接手后也没有告诉周至,而是利用在周至老家和后来在岁华轩工作的机会,把图录给完善了起来。

等到认识了麦小苗后,便将事情丢给了电脑专家,麦小苗又利用权限在四叶草论坛“偷”了一份空间,用来存放这些“私人物品”。